“大方不脱贫,农工党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农工党不断线。”这是农工党的庄严承诺,更是农工党的坚定行动。1月13日,2022年新年伊始,陈竺主席就和分管社会服务工作的曲凤宏副主席风尘仆仆来到大方县,就助力大方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调研,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农工党中央联络委委员狄森陪同调研。
“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2018年,为助力大方县脱贫攻坚,农工党中央联合中国红十字会,通过号召农工党各级地方组织捐赠、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方式,募集了1854万元在大方县四十五个深度贫困村实施“同心圆博爱家园精准扶贫项目”。绿塘乡丰产一村作为全县四十五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获得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智若教授等爱心人士捐赠的四十万元善款支持。为铭记农工党中央、中国红十字会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支持,怀感恩之心,立奋发之志,特立此碑,以资为记!
陈竺主席非常关心该项目的进展。中共绿塘乡党委书记余廷贵介绍说,在获得善款后,绿塘乡采用“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反租倒包”流转土地,推动魔芋、冬荪种植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绿塘乡村民杨华依靠博爱家园生计金种植魔芋,3年时间扩大种植到50亩,收入连年增长,不仅脱贫,而且买了家庭小汽车。
当余廷贵书记代表绿塘乡父老乡亲感谢农工党中央的无私帮助时,陈竺主席幽默地说,“致富道路千万条,自力更生第一条,这主要是你们自己奋斗的成果啊。”
“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农工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农工党联络委委员狄森曾专门协调能够完成30多项二甲医院常规检测的“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助诊包捐赠给大方县,以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在大方县绿塘乡丰产一村卫生院,曲凤宏副主席向陈竺主席介绍说,“2008年,桑国卫主席就倡导在大方开展同心助医工程,对大方县34所乡镇卫生院和204所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标准化建设。这之后,我们更是加强了软件建设。每年社会服务部都要邀请大城市三甲医院大专家到大方开展精准医疗爱心行动,对乡村医生进行传帮带,手把手教他们提高业务水平。乡村医生和大专家都建立了微信联系,平时有什么疑问随时都可以请教。”
陈竺主席听说后很高兴,当来到绿塘乡丰产一村卫生院时,他详细地询问村医陈平年收入多少,看病人次怎么样,平时有没有培训等问题。当得知陈平一年可以有5、6万元收入,看病人次一年有2000多,县里、市里的培训都有机会参加时,陈竺主席非常欣慰。他说,去年8月通过的《医师法》专门针对乡村医生,提出了“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乡村医生的发展有了法律保障。尤其是陈平说到,他们还有一位村医是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培养出来的医生时,陈竺主席动情地说,“我们当初设立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这个项目,就是为了给基层培养健康守门人,解决好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你们的责任重大啊,一定要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健康。谢谢你们!”
陈竺在绿塘乡丰产一村卫生院和医生亲切交谈
“金字招牌一定要打好”
如何让大方县从一个人口大县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县?农工党首先想的是教育。2011年,农工党中央就帮助大方县建立了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建校至今,始终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10年来,学校在校学生已经从不到300名发展到今天的3000多名,为大方县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支源源不断、生气勃勃的建设大军。
为了帮助学校更好适应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与科技相融合,这次调研,农工党协调党内外资源,准备捐建“同心助教优质均衡—绿创名校教育园科教创新中心”大楼。调研现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狄森与大方县人民政府举行捐建科技楼协议签约仪式。陈竺主席、吴强常委、张光奇主委、何力副主任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曲凤宏副主席主持。
“同心助教优质均衡—绿创名校教育园科教创新中心”建成后,将成大方县的又一“金字招牌”,将有力促进大方县乡村振兴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