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儿童医院协办的基金会医疗与临床研究儿科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全科医师儿科疾病规范化防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在线上举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长王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红艳,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基金会医疗与临床研究儿科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儿科专委会)主任申昆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基金会医疗与临床研究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迟春花,深圳市儿童医院儿内科兼呼吸科主任、基金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郑跃杰等百余位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参加,基金会参加领导有理事长曹锡荣、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庆年、秘书长助理程鹏、医疗与临床研究管委会主任李荣平。会议由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基金会儿科专委会执行主任麻晓鹏主持。
麻晓鹏院长
麻晓鹏院长在主持中指出“在儿童节的前一天,举办基金会儿科专委会成立大会,同时启动——全科医师儿科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具有特别的意义。儿童强则国家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中国梦的开始,健康的儿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生力军。我国14岁以下儿童占全国总人口约17%,全国儿科医生的数量有较大缺口,“儿科医生荒”、“儿童看病难”仍然是儿童健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国务院及各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改革,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希望能加速儿科医生的培养和转岗,逐步健全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期待为“破解儿童看病难”探索可行性路径。基金会儿科专委会以“强基层、重实践”的理念,为完善基层儿童医疗及保健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曹锡荣理事长
曹锡荣理事长宣读了基金会儿科专委会的成立决定并指出“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支持儿科事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与积极筹备,在各位专家支持下,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会正式成立儿科专委会,希望儿科专家委员会的各位专家与全国儿科的同道一起,在诊疗能力提升、临床科研发展、儿科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患者治疗和公众健康教育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用更好的临床救治水平、更安全有效的药品、更科学的健康保健方法去造福更多的儿童和家庭。同时启动“全科医师儿科疾病规范化防诊治能力提升项目”,这是一次多学科合作、多专业的融合的项目,在儿科专家委员会申昆玲教授团队和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迟春花教授团队共同携手推动下,立足初级卫生保健扎根基层,推动分级诊疗下沉,尤其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偏远地区乡村医生,通过规范化的儿科诊疗培训,夯实基层儿科接诊能力,推动基层儿科事业的发展,推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真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该项目与我们基金会的宗旨高度吻合,基金会将给予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
杨晋副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杨晋副总编指出“人民卫生出版社将与儿科专委会共同出版,中国首部《全科医师儿科能力提升培训教程》,该教程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将在传统的文字教材基础上,融入数字化、影像化的新媒体技术,如一些儿科疾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操作流程上,可以用教学视频、扫描看图等新技术手段更准确、更全方位展示操作要素、操作手法、诊疗特点,还可在人卫出版社的医学教育慕课平台、人卫e教、人卫融合教材等数字平台播放。另外,也期待儿科专委会有更多的项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进行深度合作,一起为中国儿科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吴红艳主任
吴红艳主任指出“一、代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参加基金会儿科专委会成立暨全科医师儿科疾病规范化防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启动,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对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关心与信任,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期望;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城市的希望,今天会议和启动仪式也是儿科系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具体行动,相信未来在儿科专家委员会的指导和参与下,项目实施将使广大儿科全科医师受益、广大儿童患者受益。为落实医疗资源下沉,强基层、进一步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做出贡献;三、明天是六一儿童节,今天的启动仪式就是给儿童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在此向全国的儿童工作者致敬,祝福全国儿童健康幸福成长”。
王辰院士
王辰院士做了《群医学及公共卫生》的主题报告,重点分析了“医学、卫生、健康”的关系,深度解读了“群医学及公共卫生”的理念,提出了“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理念,这适用于包括儿科在内的整个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在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医学界必须倡行对人的全面全程照护,并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充分协同融合。古来有训:“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就是我们追求的上医境界。未来医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秉持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协同社会各界力量,使公共卫生事业的承担者由小众而大众,构建起强大的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王辰院士的主题报告内容丰富,分析透彻,与会者受益匪浅。
高福院士
高福院士做了《新冠防控:病毒发现、疫苗和药物研发》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为与会者分析了造成全球疫情新冠病毒的发现历程与变异趋势,不同类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解读了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高福院士与会嘉宾一起探讨了传染病科学防治的思路与方法,并指出儿童作为最需要保护的一类特殊人群,目前,面对现有通用疫苗研发等的挑战,过去的科学、常识、知识已经无法起到作用了,需要回归科学,向科学要答案。科研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愿意与儿科临床专家一起,共同进行更多科研合作和技术探索。
迟春花教授
迟春花教授解读了“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区别,比较了中国全科医生职责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分析了全科医生在社区疾病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目前国家在基层全科医学发展给予的支持、发展现状以及基层儿科规范诊疗水平亟需提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享了进行全科医师儿科能力提升培训试点经验”。
郑跃杰教授
郑跃杰教授介绍“全科医师儿科规范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的启动是顺势而为,项目内容包括:培训教材撰写、线上结合线下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进行探索与验证,同时开展相应的公众教育”。
申昆玲教授
申昆玲教授在会议总结时指出“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及各级卫生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将与全国儿科不同领域专家携手,开展各类医生支持、患者援助、临床科研、公众宣传等项目,提升全国儿科综合能力,尤其是促进基层儿科事业的发展,为全国儿童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介绍了基金会儿科专委会的团队组成、工作宗旨和项目目标,并希望与各位专家共同努力,更有效地推动儿科事业的发展,真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