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善达网
8月26日下午,国务院进行第九次专题学习,主题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这个主题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据了解,国务院一般两个月安排一次专题学习,学习活动由总理主持,国务院领导同志及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据测算,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是众所关注的社会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现阶段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其中蕴含巨大发展潜力。这为养老公益慈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承接者。社会组织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对于实现社会服务的多样化、多元性、有效性不可或缺。
李强总理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客观辩证看待老龄化发展新形势。既要高度重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又要看到老龄化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老龄人口也是宝贵的资源。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增强战略预判、做好前瞻部署,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强服务、资金和制度保障,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培育发展新动能。
如何理解“老龄人口也是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老年人群体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转变为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因此,对社会组织来说,需要改变观念,不能再单纯地把老年人作为“受助者”,而是需要把他们也动员起来,投身公益,发挥余热。此前,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司长俞建良就表示,“要全面看待,老年人既是被服务的对象客体,也是自我服务、互助服务、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主体。”
俞建良还表示,“要提高认识,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要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更要以超前、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谋划应对之策。”
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中就提出,“鼓励引导更多老年人参与老年志愿服务。”就是这种观念的具体落实。
在8月26日的国务院第九次专题学习会上,李强共提出8个方面的举措:
1.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聚焦短板弱项,持续优化政策。
2.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探索老旧小区养老服务有效途径。
3.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照护服务供给,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互助养老。
4.针对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发展长期照护服务。
5.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
6.要强化“老有所依”的资金保障,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7.要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原话)
8.要大力推动银发经济扩容提质,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场景,强化质量监管,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发展银发经济”)
除了“持续优化政策”属于政府层面,其他几个方面社会组织都可以积极参与投入进来,开发设计相关的公益项目,整合社会资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中第八个方面,要更好的满足老年人需求,就是大力推动银发经济扩容提质。“扩容提质”,这也恰恰是目前很多社会组织在开发和设计公益项目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所谓“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
据了解,目前,许多养老服务和社会服务性机构都是以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形式存在,并支持相关项目。但是也要看到,社会组织在参与银发经济也面临着很多困境。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云霞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就指出,“这些组织在登记注册时面临很多困难,例如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等问题。志愿者组织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鼓励和开放这些组织,她建议,需要在准入政策和监管登记方面进行改进,提供更多良性的引导和支持性的配套措施。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监管,包括信用问题,坚决打击坑蒙拐骗、损害老人权益的行为。
另外,除了政策支持外,高云霞还提出,政府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这也正是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所亟须的外部条件:
一是营商环境。不仅要有政策,还要确保政策能够快速落地。这涉及营商环境和政府的服务意识,服务型政府的配套非常重要。
二是目前我国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而有些地方仍然比较僵化。因此,服务机制和配套理念需要跟上。
三是专业人才的培育。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育,包括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
据统计,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所以,对国务院对这一重大战略的再次部署,公益领域一定要跟上!期待有越来越多的有效的为老服务公益项目能够喷薄而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贡献,不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