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善达网
善达君说
近日,《机关党建研究》杂志发表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署名文章《驰而不息深化纪律建设 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强调要以深化纪律建设为抓手,通过完善民政各领域法规制度和强化监督管理,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对慈善领域及社会组织来说,文章提到的两句话非常值得关注。
一是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综合治理等,持续推动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民政基层延伸、向广大民政服务对象身边延伸。
二是推动完善出台老龄工作、社会救助、困境儿童福利、殡葬服务管理、慈善事业及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
先看第一点,深入开展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综合治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监管升级,以及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层考量。
近年来,慈善领域暴露出的包括诈捐、骗捐、资金挪用、关联交易、管理不透明等问题严重损害公众信任,影响社会公平。专项治理表明中央对慈善领域“潜规则”和系统性漏洞的零容忍态度,旨在打造“阳光慈善”,修复慈善公信力,防止“爱心”被滥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公益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关键渠道,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若慈善领域腐败频发,可能激化公众对贫富差距、资源分配的不满情绪。所以,对其进行专项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而更深层次的考量是,慈善事业规范化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缩影,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体现党对“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专项治理意味着,使公益慈善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温柔之手”。
再看第二点,推动完善出台慈善事业及社会组织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一方面是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提高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制度刚性约束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此外,陆治原部长在文章中强调,民政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将纪律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这也提醒公益慈善和社会组织,一定要做好党建引领,确保正确的方向。
注:以下文章来自民政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