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情况

  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是在当前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执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从事扶贫开发事业,创新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从而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的社会大扶贫格局下,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于2016年设立的专项扶贫工作机构。

  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将面向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欠发达地区,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充分发挥社会扶贫作为政府扶贫的补充力量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面向社会、服务于贫困、欠发达地区。做好政府工作的补充与延伸,把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根据工作需要,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设置如下部门:综合处、医卫健康扶贫处、教育扶贫处、安全饮水项目办公室、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办公室、对外宣传办公室等。

  1. 项目概况

  遵照政府有政绩、老百姓受益、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搭建多方积极参与的扶贫平台。目前开展的社会帮扶项目主要包括“大病不出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医疗卫生精准扶贫项目、教育均衡化精准扶贫项目、安全饮水精准扶贫项目等。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要求下,优化优质资源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教育、安全饮水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精准帮扶体系。

  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的扶贫项目原则是:依法、合规、可控。工作目标和项目的验收标准是力争做到“三得工程”:党委政府得民心、社会事业得发展、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运行特色

  1、大病不出县—国家级重点学科专项精准扶贫工程、互联网+健康远程专家门诊乡镇全覆盖与“行走的医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

  以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为突破口,协调相关各大知名医院与相关医学会联合开展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准扶贫工程,通过大学科建设为目标,在设施、设备、人才培养加以支持,将基础医疗机构与知名医院建立结对“手拉手”帮扶等形式,以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自身能力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实现大病县里治,小病乡镇医的模式,让群众切实享受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降低因病致贫或返贫比率。

  

  


  通过配套的软件及医疗设备的捐助或捐赠,为乡镇卫生院进行规范化远程门诊中心建设。联合各大医疗机构,依托国内优质医疗专家团队资源,计划每天提供若干专家号源,平均分布至乡镇卫生院远程门诊中心。

  由背着“全科医生助诊包”行走在千家万户的乡村医生,通过全科医生工作站与县级医院和大三甲医院线上门诊专家群联结一体,完成疾病的问诊,打通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把优质医疗资源背进老百姓家里。

  2、“三优一均”教育均衡化精准扶贫工程

  “三优一均”教育精准扶贫工程:优校、优教、优学、区域教育均衡化.

  (1)名校手拉手 (2) 名师手拉手 (3) 学生手拉手

  3、安全饮水精准扶贫工程

  运用当今饮用水工程领域最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采取创新的 EPC+O 模式,地方政府在工程建设上不投资不负债,运营期内国有资产不流失,实现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运行成果

  紧紧围绕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要求,以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突破口,协调相关资源联合开展“大病不出县—重点学科专项精准扶贫、互联网+健康:远程专家门诊乡镇全覆盖、行走的医院”;教育“三优一均”均衡化帮扶;农村安全饮水帮扶;基础设施(EPC+O)项目总承包模式等帮扶项目。通过明确帮扶目标,在方案、设备、专家、人才培养、捐赠援助、品牌下移等给与帮扶地区综合多方位支持,以求提升基层医疗、教育、安全饮水等方面的自身能力建设,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切实促进基本服务的公平可及,助力实现“大病县里治,小病乡镇医”、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老百姓安全饮水用得上、用得起。

  

    

  

2020年1月10日